全國咨詢熱線
15751556000
一、分類名稱
中文:對節白蠟
學名:fraxinus hupehensis chiu.shang et su.sp.nov
別名:湖北白蠟、對節樹、望鄉樹、欠親樹
分類:雙子葉植物綱、木犀科(oleaceae)、白蠟屬
保護級別:中國特有種,國家二級保護植物。經相關專家判定,對節白蠟為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子生物種,與銀杏、水杉等同被譽為“生物活化石”。
二、命名由來
2021年,湖北省農學院教授蘇丕林在京山西部山區觀測時,意外發現此樹種,在此以前,國內外尚無這方面的報道和文字的紀錄,為當地特有的植物種。在其自然分布區生計演進了多少年的歷史,無從查考。經林學界專家多年考證,確認此樹為木犀科白蠟屬樹種,發現者首先提出中文用“對節白蠟”名,緣故原因是:“對節白蠟”在當地群眾向來習慣叫“對節樹”,是由于在其枝干節上有兩個較長、成對的刺,應尊重和保留當地群眾的習慣,并為群眾所愿意接受,同時又考慮到了其在分類學科上的親緣關系,要有鮮明的科學性,故命名為“對節白蠟”。全球范圍內僅湖北特產,為當今僅存的珍惜樹種。2021年在京經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、武漢植物研究所和國家環保局等單元,正式公布為天下保護級珍稀瀕危植物。并已載入《中國植物紅皮書》第二冊中。
三、形態特征
半落葉喬木,高達20米,徑達2米;樹皮深灰色,老時縱裂。
枝近無毛,側生小枝常呈棘刺狀,奇數羽狀復葉對生,長達7-15厘米,小葉7-9枚(可達11枚),小葉柄很短,被毛,葉軸與葉柄交織處有短柔毛。
葉片革質,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1.7-5厘米,寬0.6-1.8厘米,先端漸尖,緣具細銳鋸齒,齒端微內曲,葉表無毛,側脈4-6對,后頭稍顯。
花兩性,花簇生(麋集簇生于甚短的聚傘花序中),有苞片和花萼,但無花冠,雄蕊2枚,花絲細長,5.5-6.0毫米,柱頭棒狀,花藥長1.5-2.0毫米,先端2裂。
翅果匙形,倒披針形,長4-5厘米,先端尖,花萼宿存,淺皿狀,花期3月,果熟9月。
四、生態習性
喜光,也略耐蔭。喜深厚濕潤的、中性或弱酸性的、松疏土壤。常與馬尾松、櫟類等樹種混生,或散生于次生林中,也有多生于鄉村周圍。適應性強,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土層淺、瘠薄、甚至是巖石裸露的地方都能生長,也有生于山腹、山腳、田旁、塘邊的。萌芽性強,耐修剪,生長較慢。
五、產地分布
對節白蠟是白蠟樹屬的一個新品種,2021年春在湖北京山縣虎爪山林場(鯉魚當)首次被發現。隨后在毗鄰的鐘祥縣大口林場烏龍臺以東又有發現。根本亞組僅有1個種和2個變種,其名稱和分布如下:f.xunthoxyloides(don)dc.原產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及喜馬拉雅山等;var.dimorpha(coss.et dur.)wenz.產我國西藏及臨近的阿富汗、印度、喜馬拉雅山西北部,及遠至非洲的東北部;var.dumosa carr.僅產非洲東北部。在我國迄今未見標本和報道,對節白蠟在遠距該亞組分布區湖北荊門市被發現,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寶貴資料。
九、八大特點
(1)生長緩慢,壽命長,可達2021年左右。
(2)樹形優美,千頭萬緒,蒼老挺秀,觀賞價值極高。
(3)葉形細小秀麗,葉色蒼翠,樹節濃密且垂直對稱,耐摘葉,耐修剪,極好造型。
(4)樹質精細結實,色澤乳白灼爍,是根雕的較佳質料。
(5)樹枝茂密,綠蔭蓋地,莊重典雅,凈化空氣,是公園、風景區、城區街道、行政機關、企業、院校和家庭小院較理想的綠化、美化、凈化樹種。
(6)適應性強。各種土壤、肥料、天氣均適應生長;低溫零下20.3℃,高溫42.3℃均無不良反映,因此在南方和北方都能正常生長。
(7)生命力強,萌發力旺,根發、枝插、播種均可成苗。
(8)管理簡單。抗煙塵、無污染、耐旱澇、病蟲害少;無論是提根露爪,照樣洪水大肥,都適應生長。
此外,對節白蠟古樁春花早,夏秋枝繁葉茂,冬季曲干虬枝、蒼勁古樸。種養對節白蠟盆景,既可養心好看,熏陶情操,又可勞逸結合,延年益壽。對節白蠟因其自身優點和數目有限而更有極大的種養、珍藏價值。現在,甜睡了數萬年的“活化石”正以楚楚悅耳的風姿步入21世紀國際營銷市場。
十、盆景優點
①生長迅速成型快;
②枝條柔軟好造型;
③節短枝密葉??;
④四季扦插繁殖快;
⑤品種珍貴。
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、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、網友推薦、互聯網整理而來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,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。轉載請注明:http://m.linfengtuliao.cn/info/172914.html。